脑瘫各型的影像学特点
来源:网络采编
编辑:医疗健康网www.7991.org
时间:2015-03-28
阅读::
次
导读:CT和MRI检查对小儿脑瘫的诊断有重大意义。它可发现脑部的具体损害及其程度。不同类型的脑瘫患者有着不同影像学表现特点。 手足徐动型 本型患儿影像学多无异常,在手足徐动型患儿中普通CT及常规MRI影像出现改变者不足30﹪。 痉挛型 痉挛型双瘫者多为未成熟儿
CT和MRI检查对小儿脑瘫的诊断有重大意义。它可发现脑部的具体损害及其程度。不同类型的脑瘫患者有着不同影像学表现特点。
手足徐动型
本型患儿影像学多无异常,在手足徐动型患儿中普通CT及常规MRI影像出现改变者不足30﹪。
痉挛型
痉挛型双瘫者多为未成熟儿,绝大部分可见到对称性侧脑室扩大、脑室不整及脑室周围白质密度不均或范围缩小、软化,特别是脑室三角区周围的改变常有诊断意义。
痉挛型偏瘫者易发现病灶,CT上偏瘫对侧的脑出现侧脑室扩大或局部低密度影或大面积梗塞灶。由于病因的不同,其表现形式及病变大小亦有所不同。小的只有内囊区及室旁区有低密度影,大的可出现脑穿通畸形。
混合型
混合型脑瘫患者常在侧脑室扩大的基础上伴有第3脑室的扩大。
失调型
失调型患者小脑可见到低密度区,小脑萎缩,特别是蚓部的萎缩,或伴有第4脑室的扩大。观察小脑的病变以MRI影像效果佳。特别是矢状面影像对了解小脑及脑干的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为张力低下者,如CT出现侧脑室扩大,则预示着将来发展成痉挛型的可能性比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影像学表现与临床表现并不总是平行的。有的患者影像改变很重,但症状却很轻。有的患者影像学改变不明显,而临床表现很重。这是由于其损害部位功能不同所致。因此不能单凭影像学来判断脑瘫的轻重和预后。
联系邮箱:503-951-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