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补充活性维生素D和非活性维生素D
昨天关于一篇肾友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来降低COVID-19的风险,文章发表后,反响很大,后台有不少肾友咨询小编该如何正确的去补充维生素D,今天小编整理了一篇关于活性维生素D和非活性维生素D的文章,相信很多肾友看完就明白了。
大家都知道维生素D是脂溶性维他命,属于固醇类,我们前面也提到维生素D其实比较像是荷尔蒙。维生素D又分为D1、D2、D3、D4、D5等等,但以维生素D2及D3较重要(其中D2来自植物,D3来自动物)。
人体在皮肤下合成的是「非活性」的维生素D,要到肝和肾,经过另外两个步骤转换,才会变成活性的维生素D。而平常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我口中的「维生素D」指的就是「非活性」的维生素D3。
至于非活性维生素D和活性维生素D怎么吃?这个问题我大概被问过一千次,趁此机会说明一下。当我们吃活性的维生素D时,活性维生素D会直接进入血液,影响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所以,如果直接吃活性的维生素D,一不小心就会产生高血钙的问题。
而当我们吃非活性的维生素D时,维生素D会在细胞内转成活性,发挥抑制癌细胞的作用。由于它不会进入血液,基本上不会影响到血液中活性维生素D和钙离子的浓度,所以没有危险性。
活性与非活性的差异
当我们摄取维生素D之后,肝脏会先将维生素D转化成25(OH)D,医院检测的血中维生素D就是指这个,我平常说的「维生素D够不够」也是在说这个。接着,25(OH)D会到肾脏,转化成1,25(OH)D,这就是所谓的「活性维生素D」。这种活性维生素D会存在你的血液中,负责调节钙离子的吸收和骨头的密度。
以前认为只有肾脏能够把25(OH)D转成1,25(OH)D,现在发现很多细胞组织都有能力做这件事。但有一件很重要的发现,那就是只有肾脏合成的1,25(OH)D才会释放到血液中,其他细胞组织只会自己合成,自己使用,不会释放到血液中。因为我们的身体会严格控制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因此血液中的1,25(OH)D浓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只有在缺少大量25(OH)D时,才会导致肾脏转化的1,25(OH)D不够用,没有充足的活性维生素D在血液中调节钙离子的代谢,造成骨质密度下降。
活性与非活性的维生素D解释起来会洋洋洒洒一大篇,为避免读者头晕,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一看就懂了。
吃活性维生素D,比较像是肚子饿的人去吃满汉大餐。虽然一口气硬是吃进20道大菜,吃到了所需的营养,但是身体进食过多,无法消化,造成严重负担,甚至撑死(活性维生素D吃太多会产生高血钙的问题,是会致死的)。
而吃非活性的维生素D,则比较像是让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去吃自助餐。这时候身体的每个细胞就像是每个肚子饿的人,会自行挑选自己所需的营养,补充到足够的量即可。
所以,透过这个过程,肝脏会将非活性维生素D先转化成25(OH)D(此阶段仍为非活性),然后再由身体细胞自行摄入所需的非活性维生素D,转成活性维生素D,发挥活性维生素D对细胞的功用,等作用完成后,细胞会把作用完的活性维生素D代谢掉,此时被代谢的维生素D是水溶性的,可以随着尿液或汗水排掉,不会造成身体负担,也不太可能会有中毒的问题(补充说明:维生素D吃进去的时候是脂溶性,代谢后排出来的时候是水溶性)。
什么人需要补充活性维生素D?
大多数人都应该补充非活性维生素D,只有透析病人例外,必须补充活性维生素D和非活性维生素D。因为他们的肾脏已经无法把25(OH)D转化成1,25(OH)D,所以不管怎么补充维生素D,也只能增加肝脏中的25(OH)D,却没办法提高血液中的1,25(OH)D浓度。
因此,透析病人要同时补充活性和非活性的维生素D,前者是为了提高血液中的钙浓度,后者是为了增加细胞中的1,25(OH)D浓度。
结论就是大家都要补充维生素D,先增加血液中的25(OH)D浓度,经过转化才能提高细胞内的1,25(OH)D浓度,藉此达到维他命D保护人体的功用。
以上是小编整理出来关于肾友如何合理补充维生素D的一篇文章,希望对各位肾友都有积极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