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一家10口,7人确诊同一种癌!
#一家10口7人确诊肠癌# 这一话题,今日冲上热搜第一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已经超过胃癌
成为中国第二大高发癌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教授科普结直肠癌预防曾接诊过北京1家10口,7人确诊肠癌肠癌有家族遗传性临床筛查案例最早有19岁大学生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
似乎只有面对肺癌、胃癌、肝癌时
才有一种如临大敌的感觉。
而对于发生在肠道的肿瘤,常常被人忽略
不过,“忽略”并不代表它不严重
据@央视网消息
来自甘肃的杨女士,今年55岁
在她前往医院检查之前
已经便血超过一年
起初,杨女士一直在家吃药
迟迟不见好转才已前往医院检查
被确诊为结直肠癌早期
并不“隐蔽”的结直肠癌
与大家以往认知不同的是,发生于肠道的癌症其实并不少见。
据相关资料显示:
2021年7月,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预测了未来50年的全球癌症负担。
研究人员通过推测2018年至2070年不同癌症的发病率演变发现:
如无其他有效措施来遏制,到2070年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或将从每年新发180万例增加到每年470万例,其增幅之大,位居所有癌症之首!
如果我们将目光转向国内,根据公开数据,我国结直肠癌患者在全球的占比,高达31% ,而我国总人口却只占全球总人数约 17%!
年龄过40就被癌症盯上?
结直肠癌爱找6类人
结直肠癌的危险人群主要以年龄区分,尤其是符合下列6种情况的,都是重点筛查人群:
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01元凶一:吃太好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上升,近几十年间,人们的日常饮食逐渐由粗糙到精细。
当前人们的食谱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
饮食中的纤维素少了,肠道蠕动就会随之减慢,代谢毒素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加重了肠道的负担,也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增加患癌风险。
02元凶二:抽烟、喝酒的习惯
统计学研究发现,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要高1.27倍;而酒精摄入量大于45克/天的人,大肠癌的患病风险增加1.5倍。
03元凶三:久坐不动
以前什么活都要自己动手干,现在连做家务都是各种机器帮忙,活动量越来越少,加上不少人在工作学习时是免不了久坐的。
这些都使得肠道、胃部蠕动减弱减慢,代谢废物、有害成分等易在结肠内滞留,刺激肠黏膜。
而且久坐还会使得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结肠癌风险更高。
04元凶四:压力大
来自生活中的压力使得很多人处于易怒、急躁、焦虑、紧张、忧虑、抑郁等情绪中。
而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也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05元凶五:拖延误治
一般来说,肠癌的发生需要10~15年的时间。
其中,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4%!
但可惜的是,在我国,由于缺乏筛查意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由于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自40岁开始上升,并在50岁起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医生建议大家在40岁起就应该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大家可根据自己的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案。
平时,如果出现排便规律改变,比如次数频繁或明显减少,便秘腹泻交替,原因不明的贫血、便血、消瘦及腹部肿块等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明确诊断。
预防肠癌最需要注意的是——肠息肉。
因为80%的大肠癌都是由息肉演变而来。从息肉到癌变需要3年~5年,如能在癌变之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预防。
预防肠癌,这些食物要多吃
01绿叶蔬菜
英国《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多吃绿叶蔬菜可消耗大量的SQ糖,这为大肠杆菌菌株等肠道益生菌提供了养料,而这些益生菌的存在有利于肠道健康。
02酸奶
有医学研究表明,酸奶中富含的益生菌不仅能促进肠道健康,还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湿润度,缩短排泄物在结肠内的停留时间,从而防止便秘。
养成每天排便的习惯,是避免肠道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03粗粮杂粮
诸如芋头、土豆、番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快粪便排出,而且能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的活动,有利于肠道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
04含镁食物
有研究证实,当镁摄入量大于255毫克/天时,可使结直肠癌发生风险降低13%~22%。
在常见的食物中,镁含量较高的有坚果、海产品、粗粮、绿叶蔬菜等。
不过,坚果类虽然镁含量丰富,但健康成人每天吃10克左右,相当于一小把的量即可,不可多吃,品种可经常换着吃。
在烹调深绿色蔬菜时,不可过多加醋,以免加剧镁流失。
痔疮造成的便血是扩张的血管受粪便的摩擦导致的,成液滴状附着在粪便上,颜色鲜红,排便时会有疼痛感。
结直肠癌的血便是由于癌组织质地脆软出血导致,成细条形附着在粪便上,颜色偏暗,便后会有排不净的感觉。
来源:微博、我是大医生官微、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