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后老是腰痛,最容易被带进坑的5个应对方法
人到中年后老是腰痛是比较常见的,屡见于平素久站、弯腰等固定工作姿势的如教师、车工、建筑工人等人群中,让人奇怪的是,不少人到医院拍片子却显示无明显异常,于是大家往往就出现了这5个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对方法:
1、疼痛忍忍就好——小问题拖成腰突
许多中年人觉得腰痛不是什么大毛病,忍一忍就过去了,而不及时就医。事实上,腰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2、盲目按摩推拿——有伤上加伤的可能
一些人在出现腰痛后,未经专业诊断就自行去按摩店按摩推拿。如果是肌肉劳损等问题,适当的按摩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但如果是腰椎骨折、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等情况,不恰当的按摩推拿可能会加重损伤,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3、滥用止痛药——药物依赖、损害胃肝肾跑不了
部分中年人在腰痛时,习惯自行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疼痛。虽然止痛药能暂时减轻痛苦,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长期大量使用还可能产生药物依赖,对胃肠道、肝肾功能等造成损害。
4、锻炼治百病——进一步损伤腰部
有些人认为只要加强锻炼,腰痛就能好。然而,在腰痛急性发作期,过度锻炼可能会加重炎症和疼痛。而且,如果锻炼方法不正确,比如过度弯腰、扭腰等,还可能进一步损伤腰部肌肉和骨骼。
5、忽视腰部保暖——寒邪入侵加重病情
中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注意腰部保暖,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或寒冷天气时,仍穿着单薄的衣服。腰部受寒会导致血管收缩,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加重腰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还可能诱发一些腰部疾病。
那么人到中年后老是腰痛是怎么回事?如果拍片子无异常、贴膏药无效,用什么中药能调理好?
这些人群因工作原因常需久站、弯腰后出现腰部疼痛,不少人检查无异常,就自行使用膏药贴敷,症状改善不明显,临症多见:腰痛,呈持续性,伴身困,失眠,头晕,纳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沉。
《黄帝内经》:“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类人群因工作长期久站伤及筋骨,日久成瘀,痹阻经络,不通则痛,故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劳则耗气,故见身困;气虚脑窍失荣,故头晕;持续腰痛,影响睡眠,则失眠。
中医诊断:这类中年人腰痛属劳伤筋骨、气虚络瘀之证。
治法:以益气通络、健骨强筋。
处方:;黄芪、葛根、薏苡仁、牡蛎、鸡血藤、杜仲、川断、养心草、山楂、合欢皮、苏木,可开中药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430分钟温服。
若方证相合,一般药后腰痛明显缓解,仍有身困、头晕、失眠,舌脉同前。可予上方增黄芪用量,以强其益气之效,添夜交藤以助安神之力,加天麻以止眩。进7剂,煎服法同前。
方解:
方中黄芪乃补气之要药,量大力宏,气足则滞行痹通;葛根通经活络。牡蛎咸寒,一可软坚散结,以助通络除痹,二能重镇安神,与养心草、合欢皮合用,安神助眠,使其夜寐香甜。薏苡仁舒筋脉,缓拘挛,鸡血藤养血活血,舒筋活络以止痛。杜仲、川断补肝肾以强筋骨。苏木味咸入血分,活血止痛。山楂消食健胃,且可加强行气散瘀之力。诸药合用,气足络通,筋骨强健,则腰痛可除,诸恙自消。
下一篇:没有了